English

首页

学院新闻

不负所期,一往无前 ——外院实践队获武汉大学第十三届实践风采大赛特等奖

2021-11-04 来源: 浏览量:



1030日下午1500,武汉大学第十三届实践风采大赛决赛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学术报告厅举行。经过学院初赛、校级复赛的层层选拔,共18支队伍入围决赛。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20级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郭朗晴所带领的队伍——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赴武汉市及西安市一带一路援非医疗队伍考察及多语种志愿翻译项目实践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了实践风采大赛特等奖。

 

 

评委老师们与特等奖团队合影

 

 

项目负责人郭朗晴

 

活动现场,外院实践队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生动讲述了暑期两个月以来的活动故事和成果感悟,实践队以从容生动的讲述、丰富多元的成果得到了在场评委的认可与肯定。充分展现出外院青年学子对一带一路援非医疗事业领域的关注和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情怀。

 

 

团队成员正在进行实践成果展示

 

 

回望团队一路走来的足迹,从选题到具体实践再到最终产出,稳扎稳打、通力合作是实践队的通关密钥。

 

缘起:聚焦一带一路,助力援外医疗

一条援外医疗路,一段千里中国情。19634月,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和指导下迅速成立的24名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队员,成为中国援助非洲的第一支医疗队,同时揭开了中国医疗外交的序幕。迄今为止,中国援非医疗事业已有58年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援外医疗进入新时代,配合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提出中国方案,注入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

陕西援苏丹医疗队和湖北省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作为其中典型代表,集中体现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赴武汉市及西安市一带一路援非医疗队伍考察及多语种志愿翻译项目实践队深入两支医疗队进行深入访谈,建立了一个专业化、可持续的多语种志愿服务社团,收集并翻译了一带一路非洲医疗受援国医疗政策文件共36份,搭建了一款援外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体现武大青年学子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

 

行动:深溯援非过往,搭建沟通桥梁

集思广益,知行相资。29个人,9大学院,5个小组,6场深入访谈,36份非洲医疗政策文件翻译,8次权威媒体报道,1份报告,1个网站,1个公众号及配套小程序平台……实践活动从前期策划到总结整理历时两个月,每份成果都记录了实践队的成长。

首先,实践队前往作为援非先锋的抗疫英雄城市武汉和一带一路起点焕发故都新貌的西安,进行湖北省援阿尔及利亚、陕西省苏丹医疗队的档案查询和背景文献梳理工作。

 

实践队前往湖北省档案馆调研

 

同时,实践队与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及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达成合作,在两市的一带一路对外交流合作中心进行实地走访以及援非医疗队员的采访工作,并以报告形式对当前援非医疗的特点及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援非医疗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援苏丹医疗队成员关云医生

 

 

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成员

 

其中,多语种志愿服务队均为武大法语及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及博士生,开展了阿尔及利亚及苏丹两国的医疗及医药政策的翻译工作,共翻译36份文件,一带一路政策落地提供支持。

后期阶段,计算机相关专业成员发挥专业优势,搭建了翻译网站、多语种线上医疗服务公众号和配套小程序,对翻译政策文件等多语种信息资源进行推广,打破了语言障碍、打通中非医疗领域交流通道,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一带一路援非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

 

 

团队自主搭建的翻译网页

 

 

团队自主搭建的公众号和小程序界面

 

 

展望:讲好中国故事,彰显青年担当

独行至深,众行致远。中国援非医疗已走过58年光辉历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重要篇章。一带一路建设等战略的提出也让援非医疗迎来新气象,展现新作为。外院实践队希望利用成员专业所学,扫清中非医疗领域交流语言障碍,真正发挥跨境医疗服务作用,进一步助力我国一带一路政策。

团队负责人郭朗晴表示:暑期实践虽已落幕,但团队仍在继续前行,以语言服务架起沟通之桥,助力一带一路政策,我们永远在路上。

团队将进一步把为援非医疗队服务的目标落到实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出青年学子的声音。大爱无疆,命运与共。青年担当,一路同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