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翻译协会与武汉大学主办,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与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武汉大学举办。来自国内外各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相关机构的近200位口译教学及研究者参加会议,围绕“面向国际传播的口译实践、教学与研究”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唐其柱,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口译委员会主任董洪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李圣杰主持。
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唐其柱致辞
唐其柱首先对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在讲话中回顾了武汉大学的来历,特别指出武汉大学的前身为“方言学堂”,也即当时培养外交人才的外国语学校,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如今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他指出,外语,包括口译,对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武汉大学与中国翻译协会共同主办此次全国口译大会暨学术研讨会是武汉大学立足于“十四五”规划,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武汉大学将瞄准国际学术前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等系列构想的背景下,积极探索外语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路径。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视频致辞
黄友义指出,口译在翻译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位置,历来备受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在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口译在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承担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他从不同视角探讨了翻译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问题,强调口译传递的不仅是语言,更是语言背后的文化,无论口译还是笔译都是在不同文化之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急需更多高水平的口译译者担负起时代使命,促进中外交流和文明互鉴。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口译委员会主任董洪川视频致辞
董洪川指出,口译活动历史悠久,历经多次重要的认识论转向。口译语言对应范式研究为口译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但也遭到各种质疑。口译研究范式的历次转换,中国口译事业的发展,是所有口译实践者、口译教学者和元理论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他表示,希望我国广大口译研究者胸怀大局,扎根中国,担当时代责任,把口译研究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为国家对外开放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李圣杰主持开幕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校长仲伟合,天津外国语大学原校长修刚,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刘和平,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院长陈菁,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任文,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董燕萍,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爱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二级教授黄忠廉,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学院院长常福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刘齐生,英国利兹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王斌华,清华大学二级教授、郑州大学特聘教授胡庚申,英国杜伦大学现代语言与文化学院终身教授郑冰寒,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詹成等14位知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主旨发言。
主旨发言嘉宾
厦门大学团队、浙江大学团队和武汉大学团队分别就探索口译训练的科学途径、口译加工的特征分析及机制研究、应急口译人才培养实践课程探索作集体发言。大会还举行了2场青年学者论坛和8场平行分论坛,百余位学者参与交流。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刘军平代表主办方作了大会总结发言。
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刘军平作大会总结发言
闭幕式上,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党委书记黄宏发代表组委会对与会嘉宾表示感谢。中国外文局翻译院翻译总监、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邢玉堂代表口译委员会宣布第十五届全国口译大会将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中国翻译协会共同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王立弟代表下一届大会承办方邀请全国口译界同仁于2024年齐聚深圳,继续口译研讨交流。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党委书记黄宏发致闭幕辞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翻译总监、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邢玉堂宣布下届全国口译大会主办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王立弟发言
全国口译大会创办于1996年,每两年一届,目前已成为中国口译界最高规格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本届大会创下参会人数、参会语种等多项记录,英、法、德、日、俄、西、中国手语等7个语种的近1.5万人通过线上直播聆听了大会发言。
武汉大学线下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