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文系教授张国庆主持的国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著作《文明前的“文明”:中华史前审美意识研究》已由国际知名出版社Springer Nature出版。
原著《文明前的“文明”:中华史前审美意识研究》分上下两编,共计80余万字,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陈望衡教授。
在陈望衡教授的指导和建议下,译著整体删减了原著中的三章,其他章节内容也进行了慎重删减。译文经过多次修改和校对,确保忠实原文,语言地道流畅。译著内容包括前言和正文十章,共计300余页。
译著通过考察史前考古发现——尤其是史前陶器、玉器与岩画等遗存,结合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记载,深入探究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如何从蒙昧状态中萌芽,如何凝结于史前器物之中,更重要的是,这种审美意识如何持续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与文化基因。著作首次以学术视角系统追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史前起源,其学术价值在于全面细致地梳理了主要史前文化与器物遗存,深刻揭示了史前意识与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内在联系。英文译著对传播和介绍中国史前文化与美学史具有重要学术参考价值。
原著作者陈望衡教授作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二级)。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包括美学本体论、中国美学史、环境美学。是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学界誉为“中国境界本体论美学首创者”“中国环境美学开拓者”“中国古典美学研究领军人物”,美国《世界日报》誉为“中国美学界翘楚”。
参加本项目翻译工作的还有暨南大学翻译学院陈毅平教授、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朱宾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