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学术动态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生学术沙龙第八期记录

2018-04-25 来源: 浏览量:

2018年4月11日晚7点至9点,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生学术沙龙第八期在外语学院3008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有幸邀请到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包向飞老师作为主讲嘉宾,包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哲学文化、数学哲学和日耳曼语言学,代表著作有《康德的数学哲学》和《真理的痕迹》。本次讲座的题目为“现象学和解释学对文学意味着什么”,吸引了外语学院、文学院、哲学院以及生物学院近四五十名硕博研究生,以及多名访问学者前来交流讨论。

包老师以何为文学和何为艺术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入,提出广义上的文学就是文字的编织物,而广义的艺术指称人类的一切技能和其成果。但是根据常识,并非所有的文本都可以算作艺术,可以确定的是,艺术品不能用他的功用(function)来清楚界定。同时,“把……看作……;把……误以为……”的现象是人的特性,例如人从来不听纯粹的声音,人总是在听……的声音,而这种特性就是现象学的意向性。意识的意向性是意义诞生的根源,最朴素的感知和对……意识之间的距离是意义得以产生的空间。

任何文本都可以看成文学文本,例如说明书,其作者的真正意图并不重要,相反,如坚持说明书的意图它就不是文学文本。如果说文本的意义还有穷尽,那它就是文学作品。因而通过解释学,人们可以判断文本的文学性及其程度,朴素的解释试图挖掘文本的真正含义。对判别标准的思考使得朴素的解释上升为方法论解释学。弗里德里希·阿斯特 (Friedrich Ast) 首次提出了解释学循环,即从部分发现整体的精神,通过整体理解部分,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震荡,存在着交互作用。施莱尔马赫被认为是解释学之父,认为理解就是重新体现和进入作者的意识、作者所生活的时代,施莱尔马赫关注的并非文本,而是作者的心灵。狄尔泰认为理解一个单词需要一个句子,理解一个句子需要整个文本,理解一个文本需要理解他所有的相关文本,历史理解总是从个体扩展到精神的整体。但是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的观点缺少可操作性,引发了对解释学本身的思考,于是就有了哲学解释学。海德格尔认为人本身就是解释学的,人可以理解其自身和其他存在者,因为人有“存在理解”。海德格尔提出“此在”,同时“理解”并不是可以对象化的东西,解释学也不是一般意义的科学。伽达默尔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海德格尔,提出无偏见的解释是不可能的,所有的理解都是被包入真理之发生的“存在”。真正的理解总是意味着冒险,而不是既定安排下的插曲。

没有无偏见的理解,因而也没有无偏见的文学的理解,偏见是真理的可能性条件,真理并不在虚无中显现,因为它是“去蔽”,“弊”须先在,故文学理解是真理与偏见的游戏。好的文学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不是归纳和演绎的产物,它原则上是本质直观。

本次沙龙活动由包老师为大家带来跨学科并极具思辨性的讲座,内容详实,风格幽默,举例和辩证相融合,学术性和趣味性兼顾,在座俄语、德语、翻译、汉语言文学和哲学等各专业硕博研究生收获颇丰,引发了积极的讨论。翻译学舒艾博士和林夏博士分别就数学在哲学学习中的作用以及施莱尔马赫对德语语言的贡献等多个问题向包老师提问。由于时间有限,讲座最后圆满结束,期待下次主讲话题的交流和分享。

外语学院博士生学术沙龙撰稿、摄影

分享到: